雅昌艺术网 |艺术家网首页 | 论坛 | 博客 | 艺搜
 
 陈锦
 http://chjin.artron.net/
 
  搜索:
 
“像”由心生
 
作者:金俊  发布时间: 2015-11-19 14:28:23
 
 

  陈锦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,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摄影艺术的创作及理论研究。他是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获得者,并多次囊获专业摄影赛事的重要奖项,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“德艺双馨”的称号。他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或联展,诸多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。然而,耀眼成就之下的陈锦,其实是一个极为淡然、安逸,甚至是安静的摄影人,他的视角意蕴深刻,既有“街头巷尾”的世俗景观,也有发人深省的艺术表达,给浮躁的现世多些思考的驻足。


  摄影评论家鲍昆曾这样生动的评价陈锦:“在无处不变的氛围中,唯独陈锦,能以不变应万变。他“蜗居”在西南川西的成都,浸淫在自秦汉以来就形成的世俗文化之中,以眼光延伸的摄影来研究和留证这一独特地域的人和事。陈锦的研究并不热闹,和他研究的对象一样,显得安逸和自足,甚至几年也见不得动静。在人们都快把他遗忘的时候,他又拿出了他研究的“文本”露了一下,颇有波澜不惊的意蕴。”


 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,陈锦无论是性格还是作品,都透漏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劲儿,他用镜头讲述着身边百姓的寻常生活,朴实客观,没有丝毫做作,看似细碎的画面,连起来却是一部兼具社会性﹑文化性以及多学科方向的影像文集,正如他的经典代表作《茶铺》、《市井》。在这两部摄影作品中,不仅有大量珍贵的时代生活影像,更是传达出包含民俗与文化等在内的大量信息,可以说这与陈锦做文学、搞摄影、做编辑的丰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,造就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。他于1992年出版的《四川茶铺》摄影专辑,更是被评论家誉为中国摄影新时期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。


  当外界倾向以纪实摄影家界定陈锦时,他并不以为然,在他看来,那只不过在某一时段、在面对某种题材时,用了某一种方式而已。很多题材他都有拍过,但随着摄影经验的积累和心境的转变,他的创作心态更加平和,也更倾向于更深入地通过摄影的方式,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,细微的表达出来。《相》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,更倾向于一种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表达。


  在《相》的系列作品里,展现了5·12汶川地震后残破庙宇里的一些佛陀肖像。陈锦在2009年进入灾区,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思考和沉淀,面对灾后坍毁的、布满藤蔓和青苔的寺庙和雕像,他跳出了地震事件的本身,陆陆续续拍摄了近三年,将视角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联,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解读。“后期也做了想法,在不违背我对影像理解的前提下,做了些处理, 比如色调、明暗等。但我给自己设了些底线,不把它跨到当代艺术中去,我希望它就是影像, 影像的元素要存在,比如把底片的边子留下,这里面也有理念,一种时间性。还有我用的柯达这个胶片的含义,都记录了这样一个心理历程,一种历史感。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,这也是影像的特点。” 第九届摄影金像奖的颁奖词里曾这样评价这组作品--“作者用拟人手法暗喻佛学所谓的生死轮回,吟出人到中年后别样的人生感悟。”


  “看陈锦的影像好像更能让人们悟出摄影的意义。摄影是时间的尺子,是尺子上的刻度。用摄影来量度文化,是阅读和解读文化最好的方式。摄影的人很多,颖悟和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。陈锦是他这一代摄影师中最早有这个觉悟的,而且也是做得最好的。因为,他持之以恒,刻度宽大却又细密精致。”


  ——鲍昆

 
(新闻来源:雅昌艺术网专稿)